即使在理解任务中控制了上下文提示,在理解与音节辨别中的语音处理也会相互分离。我们在我们的文件中最彻底地审查了证据 2004年认知论文。我们已经在该论文中描述了一些有关音素识别和/或辨别的报告(Basso等人,1977; Blumstein等人,1977; Caplan等人,1995),而Miceli等人,1980(Brain) and Language,11:159-169)论文值得再次强调。他们使用CCVC音节辨别任务和听觉理解任务(使用词间图片匹配)研究了60多种失语症。至关重要的是,理解任务采用了语音和语义手段。包含语音标记(例如,如果刺激词为熊,则为梨的图片)会最小化在理解中使用上下文提示的可能性。

与音节辨别力缺陷的解剖学相关性也正在揭示。音节辨别任务中最严重的缺陷与额叶病变有关。例如,Gainotti等。 1982(Acta Neurol.Scandinav.66:652-665)报道了错误率与病变位置的关系。与限于颞叶病变的患者相比,左半球病变局限于额叶或顶叶的患者所犯的错误明显更多。在额叶患者中发现最差的表现。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结果,因为(i)它表明音节辨别任务的缺陷与听觉过程没有特别关系(听觉皮层损害似乎既没有必要也不足以产生缺陷),并且(ii)由于额叶或顶叶损害通常可以避免词汇理解,这一发现为听觉理解与音节辨别任务之间的非关联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结论:至少在失语症的情况下,音节辨别不是衡量语音处理的有效方法。我们建议的是,音节辨别任务的执行需要额叶相关的认知过程,例如工作记忆,对于正常的听觉理解而言并不那么关键,而这些过程正受到额叶和/或顶叶病变的干扰,而不是语音处理所涉及的(双边!)基于颞叶的机制,这对听觉理解至关重要。